人身攻击和转移话题

James Swineson

已而!已而!

45人赞了该文章

似乎很多人都受某种决定论的影响而持有这样一种观点:某人做了某件事情,该件事情的行为和结果都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做事者本身。这种情况发生在争执之时,我们把它叫做:人身攻击。这绝对是一个转移话题的绝妙方法。我与你争辩,你只要说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我,最好再给我加上一个众人皆知的臭名昭著的 Tag(这种行为曾经被称为扣帽子),我便再也无法辩白了:自己说自己没错,总是没人相信的,正如人们认为精神病患者总是说自己没有精神病,醉酒之人总是说自己没喝醉一样。于是我哑口无言,只好任由你攻击。

我并不打算在这里模拟两个人吵架,但是很想举一个温和一点的例子。

有一天我的饭卡(就是学校里面通行的计费用 RFID 充值卡片)被某人借去后不慎丢失,发现丢失后我连忙一路小跑去挂失,结果还是被拾到者盗刷了 40 余元。而且,由于我校任何一台刷卡机附近都没有摄像头,管理饭卡的老师说他没有办法查出盗刷者。于是我找到年级主任反映情况。

我:“X 老师,我今天饭卡丢了,被人刷了 40 多元,您看这个事情有没有办法解决?”
X 老师:”你饭卡里还剩多少钱?“
我:”还剩二十几块吧。“
X 老师:”那你应该庆幸那个捡到你饭卡的同学没有把钱刷光,还给你留了二十块呢。心态要乐观嘛。“
于是我就兴高采烈地走了。

后来,我越想越觉得这事情很不对啊。我来找你是想解决我的经济损失问题的啊,你把我当成心理咨询对象是怎么一回事儿?但是当时也没想到该老师的逻辑错在哪里。再过了一段时间,重又想起这件事,才意识到我中了温和的人身攻击。”心态要乐观“,一下子把所有的问题归结于我自己心态不对,可是这跟心态一点关系都没有好不好!

刚刚发生的佐藤先生离开知乎事件(参见这个问题)也是由这类行为导致的。两个人的观点不同很正常,互相交流、争辩也很正常,但是给人家贴上个”日本人“的 Tag,利用国人对中日历史的普遍看法和对日本的一些偏见进行人身攻击,转移了话题不说,甚至对他人名誉造成了影响,这就不可容忍了。有时候我也会遭到这类攻击,有人会在我的答案下面评论”幼稚“或者”知乎上面中学生真多“之类,我难以回复,也只好不回复。

可悲的是,这种事情仍然每天都在发生,甚至这种观念还在被灌输给下一代。有一次年级里面开学生大会,另一位 Y 老师在发言时重复了好几遍你:”你成绩不好,不要怪老师,要在你自己身上找找原因!你看一个班四五十个人,大家成绩都好,为什么就你不好?“(大意如此)看上去这是很正确的控制变量法,但是经不起仔细推敲:有一种情况是老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合某个学生,但是这能说是老师或者学生之一的错吗?最多说是天意所为吧。把所有问题推到学生身上,这行为只能定位为耍流氓了。

任何一个人,做出任何行为,都会有四个因素影响:在此之前发生的所有事情,做事同时发生的所有事情,做事的时候自身的状态以及环境因素。(这是我从某本书里看来的分类方法,如有记错请各位指出。)如果这四个因素不同,就无法理解某个人为何会做出当时的行为。行为人对环境因素感知更强烈,因此往往把原因归结于外界因素;旁观者对行为人本身因素感知更强烈,因此往往倾向于把原因归结于行为人本身,这是普通人的思考方式。若能跳出这种方式,客观地看问题,你就已经超越大部分人了。

况且,善于应用文中方法攻击他人的人往往非常自卑,底气不足,不敢与人公平辩论。自己找不出论据了,只好转移话题,以免被人看出自己底气不足。(若你有论据,为何不拿出来给大家看看?)文中提到的那位 Y 老师,曾经在上课时斥责我,正当我在解释我这么做的原因之时,Y 老师突然发怒,拽着我的衣服把我向教室外面脱,一边说着”你出去!你出去“;后来又有一次我作业忘记做了一道题,Y 老师把我拉到教室外面,还不等我解释就大身说道”你还要不要读书?你还要不要读书?“,声音之大、语速之高,生怕我说了什么话以后他辩不过我,其恐惧盖若此。

发布于2014-02-07 13:10
编辑于2014-02-07 13:10

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